首页 > 汽车世界 > 汽车世界 > 宝骏云海:拥有插混版和纯电版,定位紧凑型SUV,三季度上市

宝骏云海:拥有插混版和纯电版,定位紧凑型SUV,三季度上市

发布时间:2024-06-27 10:28:48来源: 15210273549

宝骏目前也在大力的转型新能源,未来宝骏的重点车型是宝骏云海,这款车目前更多的信息也得到了披露,按照相关渠道得到的消息,这款车会在第三季度上市。

云海拥有插混版和纯电版,其实这也是目前的主流组合了,五菱系已经上市的五菱星光以及准备上市的星光S都是拥有插混版和纯电版,实际上从之前工信部披露来看,宝骏云海插混版动力系统就是五菱星光插混的同套动力系统。

 

 

此前工信部披露来看,宝骏云海插混搭载的是型号为LBG的1.5L自然吸气发动机,最大功率是78kW,这本身就是五菱星光插混版的同款发动机,电动机功率还不知道,电池容量是9.5kWh和20.5kWh,工信部的纯电续航是45km和100km,馈电油耗百公里是4.86L(4.96L)。

这套动力系统来看,就是五菱星光插混版的同套动力系统,也是准备上市的五菱星光S插混版的同套动力系统,实际上宝骏云海定位是一样是紧凑型SUV,目前透露的消息就是这款车跟五菱星光S是存在一定程度定位重叠的,或许五菱系也想玩双车战略。

宝骏云海除了插混版还提供了纯电版可选择,纯电版搭载的电机功率是150kW,电池容量还不知道,不过我们了解到到时其CLTC纯电续航里程可达600km+。宝骏云海无论是插混版还是纯电版其实动力系统我们都不会陌生,其实这也是正常的,像比亚迪的DM-i车型、EV车型等其实很多车型都是共用动力系统的。

 

外在设计上,宝骏云海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设计,前脸可以看作是封闭式前脸,其上半部分就是封闭式设计,下半部分拥有一些的格栅,整体的观感而言属于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既视感。至于插混版跟纯电版会有区别吗?会,主要是灯组设计的区别以及下方格栅样式的区别。

 

 

侧面设计上,宝骏云海整体的比例不错,其长宽高为4541mm*1880mm*1608mm,轴距2750mm,车长确实不算太长,不过轴距数据还是不错的,在紧凑型SUV中属于主流的空间类型。细节上,宝骏云海门把手是常规样式并非隐藏式,这在以前是平平无奇的,不过在追求隐藏式门把手时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亮点,毕竟不少消费者对隐藏式门把手确实无感。

 

尾部设计上,宝骏云海较为的简洁、或者说就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风格,常见的贯穿式尾灯是拥有的,整个尾部没什么可过多说明的。外在设计而言,宝骏云海的辨别度还是高的,就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既视感。

内饰设计以及配置还要等披露,不过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内饰及配置基本上都表现的亮眼。宝骏云海与五菱星光S可以看作是姊妹车型,星光S已确定8月会上市,而宝骏云海就说三季度会上市,目前看基本上也是8月或9月上市。宝骏云海定位就是主流的紧凑型SUV,就看到时怎么定价了。

汽车世界更多>>

摩托罗拉Moto G56 5G手机渲染图再曝,256GB版将售265欧元 湖南代表团与中国电子和中兴通讯举行工作会谈 红米K80至尊版到底何时发布?会是什么配置?满配外围什么体验? 星纪魅族: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助力上海建设全球XR产业新高地 雷军官宣小米自研手机SoC芯片“玄戒O1”视频曝光 iQOO WATCH 5支持电竞游戏模式,可自动记录游戏心率等状态数据 超配战神来袭!iQOO Neo10 Pro+性能与颜值双突破 iQOO Neo10 Pro+ 手机搭载京东方2K Q10珠峰屏 2025年华为手机建议大家别瞎买!这三款才是真良心 华为手机别乱买,选择Mate,Nova还是P系列?内行人说出了实话 618不买贵的只买对的,这5款华为手机流畅度惊人! OPPO Reno14系列:更好看!更好玩!这才是年轻人的理想型? OPPO Reno14 系列:首台为直播而生的手机 2799元起,OPPO Reno14系列价格公布 四款热门新能源MPV补能效率居然是这样!哪款值得选?一看便知! 不到 20 万!2.0T 中大型 SUV 价格最低的 7 款车 当下最值得选购的SUV:从城市通勤到荒野征服全面解析! 日产轩逸空调滤芯养护:何时更换及自行更换小技巧 雷克萨斯新能源:颠覆想象的豪华电动新纪元 开完本田雅阁再试丰田凯美瑞,差距竟如此明显! 全新迈腾性价比如何?一文解读! 祁门县丰田凯美瑞综合评测 八九万块钱,这3款合资轿车适合家用,三大件稳定,主打省心省油 起亚EV5:新能源时代的家用豪华SUV新选择 红旗9是远程,红旗16是中程,红旗17是近程,为何编号没顺序? 331 万的混动超跑!宾利欧陆 GT 凭 782 匹改写豪华性能 25万落地!哈弗H9极境版5座,国产越野“六边形战士”实锤? 以年轻运动为代名词的—福特蒙迪欧,2.0T+8AT,迸发强劲动力 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超300亿元,CEO警告需“背水一战” 日产全球再裁员、本田推迟电动车投资 “日系三杰”能否重新“上桌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