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车报告 > 新车报告 > 发展新质生产力·产业前沿|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

发展新质生产力·产业前沿|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

发布时间:2024-07-16 17:12:16来源: 15210273549

推动传统产业升级,开辟未来产业赛道,引领生产生活变革

迎来应用元年,AI在多个行业大显身手
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

编者按: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,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。海量的应用场景、超大的市场规模,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。人工智能在制造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。本组报道聚焦于此,探寻人工智能给千行百业带来的变化。

国产大模型“百花齐放”,在持续更新迭代中越来越智慧,生成图文视频、解析文档、翻译多国语言不在话下;人形机器人列队展示,做家务、搬重物,干起活来驾轻就熟……在上海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各类人工智能前沿展品集中亮相,十分吸睛。

当“炫酷”的技能进入生产生活场景,人工智能带来了许多接地气的应用。不仅推动打造“黑灯工厂”“无人农场”,也在医药、金融、教育、交通等行业垂直领域大显身手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

今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,人工智能的发展持续蓬勃向前。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拓展,“AI+”将给各行业各领域注入发展驱动力,助力千行百业“加速跑”。

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

当前,在我国,众多企业你追我赶,发力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应用,成果多点开花:百度文心一言为用户提供对话问答、文本生成、协助创作等服务,累计用户规模已达2亿;阿里通义千问开放1000万字的长文档处理功能,分析财报、读科研论文、解读法律条文等耗时工作可以立即完成;清华大学联合生数科技发布的大模型Vidu可一键生成视频,光影真实、细节生动……

“一端是大数据和大型语料,中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,另一端是产品或服务。”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殷德生表示,基于更大规模、更高量级的参数,以及多模态和更加智能的通用大模型,应用拥有行业大数据并具备场景的行业大模型,使用人工智能形成“机器替代人”的显著优势,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。

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。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,2023年,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,增速13.9%;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%,市场规模约为14.4万亿元。

促进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形成

代替工人从事焊接等风险性工作,精准又安全;利用算法进行货物分拣,定位迅速并选择最优路径到达;设计服饰、装修,具有创造性的同时,又不失实用性;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,让更多创新药加速问世……在工业生产中,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加速应用。

“作为一种泛在性技术,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千行百业。”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朱荣生对记者表示,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、体系最完整的工业体系,有大市场、多场景的优势,这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,人工智能也成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产业形成的有力动能。

近年来,人工智能持续助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。

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目前已经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,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,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。经过人工智能改造的工厂研发周期缩短了约20.7%、生产效率提升了约34.8%。

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产业也已崭露头角。由伟景智能研发的人形机器人,配备专业视觉系统,用于农业采摘,不受天气、照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,助力优化农业生产。在智能化道路上加速狂奔的人形机器人,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热点,也是未来产业的一大新赛道。

曾经的科幻场景变为现实

在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同时,人工智能的加持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。从一键提取关键信息、协助文本创作的智慧办公,到全屋联动、极大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智能家居;从一站式影像分析、辅助医疗诊断,到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、智能辅导;从无人驾驶到智慧停车、智能交通管理……当曾经的科幻场景成为如今的日常体验,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生产领域的变革。

人工智能引领生产领域变革,离不开科技支撑。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》显示,我国立足自主创新,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、大模型、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、工具链、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、产业创新生态和企业联盟。

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引擎的新质生产力,业内普遍认为,应从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,即算力、算法、数据三方面发力。“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,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,要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研发算力芯片,对更高效的算法进行技术攻坚。同时,探索更安全的数据共享机制,加强数据治理,充分挖掘数据价值。”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说。

各显身手、高效协同,能与熟练工一决高下

当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工厂“上岗”
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刘旭


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,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正在生产汽车。 受访者供图

AGV机器人托着涂料自主扫码上下电梯,送到指定工位;20吨重的镀锌卷材,无人天车搬运起来快准稳;机械臂熟练地更换机械手,贴标签、粘胶带、套纸筒有条不紊……近日,记者在鞍钢股份冷轧厂涂镀分厂彩涂工区看到,机器人工作秩序井然,车间内部没有开灯,也没有工人的身影。

2021年启动数智化改造后,涂镀分厂全工序设备具有了计算、通信、精确控制、远程协调的功能。年产能30万吨的大厂,过去一条生产线班用工17人,现在两条生产线班用工仅7人。坐在集控中心的电脑前,监控工陶建达和同事们远程监控着生产线运行状态,只是有故障提示时安排处理,其余时间无需进入生产区。

走进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,记者被生产线上机器人的智能深深震撼:机械臂会顺滑移动,操作涂胶,同时抓取图像记录数据;地托机器人自动升降,C型吊具机器人灵活旋转,计算好后将车身以最适合装配的高度和角度送至工人面前。

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与技术高级副总裁昆硕介绍说,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上线近100种人工智能应用。涂装车间的AI摄像机质量检查系统,在100秒内可拍摄10万张照片,通过AI算法以远超肉眼的效率分辨出瑕疵;车身车间的缝隙检测工位,人机协作机器人通过拍照,检测精准度可达正负0.03毫米。遇到工人活动时,还会立即暂停避让。

来到机器人生产的“源头”——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,记者现场看到,在这家专攻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企业里,AI机器人有着类似于人类“手、眼、耳、脑”的高效协同。装配调试车间里,免示教弧焊机器人正在自动识别焊缝信息,规划焊接路径,生成焊接程序,自动焊接……如若一名熟练的焊工与其一决高下,输赢未可知晓。

未来,制造业将在更广领域、更深层次上探索丰富“人工智能+机器人”应用实践,将人工智能与各种品类的机器人深度结合,在更多行业、更多细分应用场景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大模型进入课堂,个性化辅导优势尽显

人工智能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

新车报告更多>>

广东佛山市委政策研究室招考专业技术雇员公告 广东河源市消防救援支队2025年第一批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86人公告 2025年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博士研究生5人公告 云南大理永平县思源实验学校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2025年陕西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191人公告 云南临沧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招聘编外人员公告 2025年吉林白山市县事业单位招聘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14人公告 2025年湖南株洲市芦淞区面向应届生招聘教师30人公告 超30家车企推出促销降价,春节买车谁家更划算? 吉利再添新爆款,银河L6 EM-i和银河L7 EM-i亮相 10万块纯电车最重要的是什么?埃安UT鹦鹉龙给出一个答案 2024车企年销量盘点,谁一骑绝尘?谁再创新高? 2024十大“网红”新车,火起来都是有原因的! 揽月轮胎磨内衬?星途:极限场景中,个别车辆出现轻微擦碰 阿维塔06上市倒计时,2025年上半年这三款新车要来了 自主品牌2024年销量排名出炉,多家车企创历史纪录! Simone Trazzi:中国市场发展迅速,要以创造性和灵活性提供高标准服务 | 第六届金辑奖 · 中国汽车产业影响力人物 丰田汽车将投资至少16亿美元改造泰国工厂,以生产混动车 CES 2025:大陆集团将展示最新SDV、自动驾驶等技术 长安汽车大动作,牵手亿航智能布局飞行汽车 特斯拉因胎压监测系统缺陷在美国召回近70万辆汽车 本田与软银合作测试蜂窝网络V2X技术 以预防交通事故 秦L、海豹06终端销量大降,吉利超12万辆创新高 非夕打造自适应机器人汽车充电方案 赋能新能源出行生态 2024年重庆市忠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应届生23人公告 2025年云南玉溪元江县教育体育系统招聘教师19人公告 2024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辅导员及管理岗招聘14人公告 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招聘2人公告 2024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赴外招聘中学教师77人公告 2025年云南玉溪市元江县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3人公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