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中国汽车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其中上汽集团的表现尤为亮眼。5月15日,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建造的9500车位远洋汽车运输船“安吉安盛”轮正式开启欧洲首航。这一海上“巨无霸”的启航,不仅标志着上汽自营船队的进一步扩容,更意味着上汽自主品牌海外业务迈入“体系竞争”的崭新时代。

“安吉安盛”轮总长228米、型宽37.8米,一次运输的汽车数量足以停满20个标准足球场 ,是目前全球最大、装载能力最强、能效水平最佳的低碳智能超大型汽车滚装船。它从设计到施工全方位融合全球最新前沿技术,尺度与布置基于上汽出口主打车型定制优化,集成应用多种先进节能技术措施,全生命周期综合能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预留的甲醇加注设计未来还有望实现碳中和。
此次首航,“安吉安盛”轮搭载了MG3、MG HS、MG Cyberster等上汽自主品牌车型近5000辆,以及奇瑞、比亚迪、长安、长城等中国品牌汽车驶向欧洲。随着这艘全球最大滚装船的入列,上汽安吉物流的整车物流运输自营船队规模已扩容至35艘,继续保持中国第一、全球领先的地位。新船入列后,运力将提升3万辆车/年,有效突破出口运力瓶颈,为中国自主品牌加速跨洋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上汽大规模“造船出海”的背后,是其海外业务的持续突破。早在2001年,上汽就第一次实现乘用车产品出口,迈进海外战略1.0阶段——启动产品出口;2013年,上汽泰国工厂建立,标志着海外战略进入2.0阶段——开启本地化运营。截至2024年年末,上汽在海外市场累计交付超过550万辆,成为“出海最多”的中国汽车企业,连续8年汽车出口第一、连续3年海外年销量超100万辆,在欧洲发达国家销量占比达25%;上汽旗下全球汽车品牌MG,自2007年进入自主阵营以来,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00万辆,在海外20多个国家位列销量TOP10。今年1 - 4月份上汽海外销量达30.6万辆,继续位居行业前列。

近期,上汽集团发布海外战略3.0——“Glocal战略”,即“全球+本土”的组合战略。未来3年,依托自身深厚的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积累,上汽将打造包括SUV、轿车、MPV、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,搭载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,固态电池等颠覆性技术也将实现落地应用,进一步建设全球汽车品牌和本地化生态体系。
上汽能够在海外市场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,并不断加码海外布局,全产业链出海是关键因素。作为中国首家有系统、有规划、成建制“走出去”的汽车企业,上汽已经建立了集研发、营销、物流、零部件、制造、金融、二手车等为一体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,产品和服务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目前,上汽在海外拥有超过100个海外零部件生产基地、超过20个销售服务中心、超过3000个海外经销商网络,打造伦敦等3大研发创新中心,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印度、巴基斯坦4个生产制造中心,以及海外出行公司和金融公司。

上汽旗下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公司——安吉物流,已建成中国第一、全球领先的整车物流运输自营船队。2026年,上汽安吉物流外贸远洋船队规模将达到22艘,航线资源覆盖西欧和地中海区域,墨西哥、南美西、东南亚、澳新以及中东等中国车企主要出口目的地。上汽还与其他企业合作打造码头,如2024年12月投入生产运营的海通太仓汽车码头,由上汽集团、上港集团和江苏省港口集团共同打造。
当前,全球汽车出口海运市场供需失衡,2024年全球汽车滚装船平均租金处于历史高位,单车运费成本超过1万元,这成为中国车企开拓海外市场并获取利润的一大阻碍。在此背景下,上汽造船出海,不仅保障了自身供应链的稳定,提升了对整体成本的把控能力,也助力中国车企把握出海机遇,加入“国车国运”行列。
从“车等船”到“船车同步”,上汽用自营船队掌握了海外市场发展节奏的主动权。随着“安吉安盛”轮的首航以及“Glocal战略”的推进,上汽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不断深化。上汽自主品牌海外业务进入“体系竞争”时代,凭借全产业链优势、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对海外市场的精准把握,上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已经抢占了先机,有望开创中国车企国际经营的全新模式,书写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