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车报告 > 新车报告 > 全国商用车国内保险特征—2025年5月

全国商用车国内保险特征—2025年5月

发布时间:2025-06-20 00:31:46

根据国家金融局交强险数据,国内商用车交强险数据的2025年商用车强势增长。由于新能源车强势增长和政策促进车辆更新,5月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26万台,同比增3%,环比降9%。2025年1-5月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126万台,同比增长4%,相对于2023年和2024年的商用车平稳期,今年创出2022年后历史新高的良好水平。

2024年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7.9万台,同比增长84%;2025年5月份达到6.8万台,同比增长45%,环比降4%。在2024年末政策翘尾后,2025年1月新能源表现相对较弱,2-5月同比暴增,1-5月累计达到28万台,同比增长56%。

从2019-2021年,整个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在3%左右水平,2022年达到9%,2023年达到11%,2024年全年达到20%,2025年1-5月就达到渗透率23%的良好水平,体现了新能源商用车强势增长良好态势。新能源商用车国内市场在政策推动下的表现相对较强,燃油车出口较强,形成政策扭曲下的特色市场格局,传统燃油车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。

1、全国商用车市场交强险数据分析

2025年商用车车市呈现1月的春节前置带来的2-5月的持续走强的走势特征。由于春节较早,车市节后启动也较早。今年1月商用车月度数据环比下降较大,2月商用车销量23.7万台,属于历年的销量中位。3月商用车销量达到31.6万台,实现持续拉升的良好走势。4月商用车销量达到28.3万台,环比降速较慢,5月商用车销量达到25.6万台,环比创出当月的近期历史新高。

近几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呈现需求快速下降趋势。从2020年的超高销量,到2021年的峰值回落,2022-2023年处于低谷期,2024年商用车国内保险实现285万台,同比几乎持平。

由于春节较早因素,对生产资料类产品有利,5月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26万台,同比增3%,环比降9%。2025年1-5月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126万台,同比增长4%,相对于2023年和2024年的商用车平稳期,今年创出2022年后历史新高的良好水平。

2、全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销量分析

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整体呈现快速拉升的良好局面。3-5月持续高位,新能源增长较强。2025年5月的新能源销量迅速达到6.8万台的高位,说明新能源的需求旺盛。

2024年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7.9万台,同比增长84%;2025年5月份达到6.8万台,同比增长45%,环比降4%.。在2024年末政策翘尾后,2025年1月新能源表现相对较弱,2-5月同比暴增,1-5月累计达到28万台,同比增长56%。

3、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

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在商用车渗透率达到20%的水平,相对于2023年实现了较好提升。2025年5月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6%,相对于去年5月的19%提升7个百分点,表现相对较强。

从2019-2021年,整个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在3%左右水平,2022年达到9%,2023年达到11%,2024年全年达到20%,2025年1-5月就达到渗透率23%的良好水平,体现了新能源商用车强势增长良好态势。

2025年5月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26%,其中的卡车新能源渗透率20%,客车新能源渗透率60%,较同期均有大幅提升。其中重卡、轻卡和中客的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较大。

4、商用车市场变化分析

商用车的卡车和客车结构相对稳定。卡车中的重卡和轻卡表现较好,中重卡在去年深度调整后今年走势机构性改善,报废更新政策的拉动效果稍有体现。

客车中的轻客走势一般,电动化带来轻客替代微客成为市场主力。大中型客车2025年初表现较弱,燃油大中型客车走势较稳,新能源大中型客车表现一般。

5、商用车能源结构分析

商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总体较低,插混基本没有市场,纯电动表现较好。2025年前期大型客车的燃油车明显回升,实现了后补贴时代的回归燃油车需求。

中重卡的电动化实现巨大的突破,目前的电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较低,省税收较多,因此暴增。虽然报废更新的客车和电池又有补贴了,但各地采购公交纯电动的较少,燃油大中型客车较多。

氢能源的商用车靠补贴拉动销量,只有大客车的补贴高,但氢能源总体表现一般。商用车电动化表现较好,增程式的产品在探索,尚未有明显销量。

6、商用车竞争结构变化分析

商用车企业主要是轻卡企业支撑销量,福田和五菱是商用车的主力,分别在轻卡和客车市场销量较强。中国重汽也是重卡和轻卡较强。

7、中重型卡车区域市场结构

总体中重型卡车在华南、西南、西北、中部长江地区市场份额较高,但近两年的西南持续走强。而新能源重卡在京津沪、华南、中部黄河和西南地区等渗透率表现较好,其中京津沪的渗透率提升较快。

国内市场中重卡市场表现最为优秀的应该是一汽解放、东风汽车、中国重汽等企业,重卡总体表现相对平稳,徐工等部分重卡二线车企电动车渗透率提升。去年解放的年末冲刺力度很强,而且新能源较多,今年5月燃油车暂时较低。

8、轻型卡车区域市场结构

轻卡市场主要是在东部-华北和华南等地区份额较高,但西北、西南地区的轻卡表现逐步走强。

新能源轻卡主要的市场还是在东部—华南市场和华东市场表现相对较强,5月的华东、华南市场因关税贸易战走弱,而京津沪的直辖市市场总体来看今年相对恢复。

国内轻卡的主力厂家仍然是北汽福田、上汽通用五菱、中国重汽、江淮汽车以及东风汽车等企业。尤其是近期五菱这些小微卡逐步上升到小轻卡的市场表现相对优秀。

新能源轻卡的主力企业是吉利汽车等,尤其是五菱汽车近两年在新能源轻卡表现相对极其优秀。

9、轻型客车区域市场结构

国内轻客市场的销售区域主要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华东和华南地区。今年的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份额也较高。

新能源轻客主要是发达地区的需求较大,华南地区新能源表现较强。受路权政策约束,京津沪等城市地区的燃油轻客销量出现萎缩。

轻客的主力厂家主要是江铃汽车、上汽大通、上汽通用五菱、长安汽车、北汽福田、吉利商用车等企业,其中新兴势力的吉利商用车等的新能源轻客表现较强。近期五菱的电动轻客终于推出,很有竞争力。

10、大中型客车区域市场结构

大中客市场近期表现较强,区域间的市场需求波动较大。政策性补贴和市场推动,形成大中客的新能源政策推动和燃油车的市场需求的差异化。

西北和华北年初突然新能源公交暴增。华东地区的表现较差。中西部市场总体来看表现不错。

新能源大中客市场渗透率较高的主要是中部-黄河、中部-长江、京津沪等,其它地区看政策补贴,今年的西北和华北的公交启动较早。

大中客的主要厂家还是宇通、厦门金龙、苏州金龙等企业表现相对优秀,尤其是宇通和金龙、中通的传统燃油车表现较强。北汽福田等企业表现相对也是不错的。

新能源大中客渗透率高的企业主要是二线企业,主力企业都是燃油车的新能源全面发展的,且主力企业的燃油车市场不错。

新车报告更多>>

拓展奋斗者更多的自由,五菱之光EV新款305km续航将上市 越野露营全都要!山海炮Hi4-T带电征服一车搞定 全新iCAR V23复古版上市在即,情怀并不值钱 全球超400万用户信赖之选!帝豪400万纪念款限时5.59万元起售 不打价格战,销量反增15%!合资2.0转型成“反内卷”密码 一场荒诞的“弱弱联合” 宝能收购威马意欲何为? 6月MPV销量丨魏牌高山进前5,理想MEGA上升快,燃油车不香了? 独特三门三座设计/纯电驱动 宾利EXP 15概念车官图发布 日常实用性测试横评:油电中型SUV篇 推荐旗舰版 2026款东风雪铁龙天逸购车指南 上半年新势力销量KPI,只有小鹏完成了! 外卖大战升温,新茶饮市值单日增长175亿港元 三星营业利润大跌56%:对华AI芯片销售受限、英伟达合作遇阻 新款Model 3制动性能不佳?瑞典杂志与特斯拉瑞典各执一词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首撞来了:突然撞向一辆丰田 疑似小米16系列后盖曝光,相机Deco横向大矩阵设计? 半年考之长城汽车:基本盘稳,但能否二次腾飞关键是哈弗要重回巅峰 头尾15-20米高空跌落,岚图FREE+和某想L6谁能胜出? 6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;吉利官宣销量目标至300万辆;小鹏G7售19.58万起;特斯拉销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... 小鹏G7仅售19.58万元起,它能否从小米YU7手中分一杯羹? 半年135.5万辆,长安就差一道填空题 小鹏、特斯拉与小米,再次被相提并论 比亚迪高管赵长江&李慧轮岗换防,王传福亮出高端化棋局新杀招 新势力6月销量盘点:鸿蒙智行这回行了,但小米不行 奥迪A6L全款落地只要30万出头,现在买它亏不亏? 小米颠覆之战——1小时29万订单,YU7重塑汽车业规则? 点评新势力半年考:冰箱彩电大沙发卖不动了,主打“性价比”成王! 7月轿车前瞻丨风云A9L还有下探空间?银河A7定价很关键 比亚迪6月销量超38万辆,同比增长12% 智能化全面进阶,2026款启辰大V上市,限时权益价6.98万起!